每年臨近暑假,很多大學生都開始計劃怎樣出游,特別是對那些大三升大四的學生,更是認為這是最后一個暑假,因此希望能夠最后再狂歡一次。然而,在如今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,雖然還沒有畢業,但是求職就業的戰爭就已經打響了。
因此,暑假其實正是一個自我鍛煉的好機會,如果能夠好好利用假期去實習,就可以提前進入職場學習、積累,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時,也為未來畢業后找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礎。“去年大學畢業后,我已經換了兩份工作了,感覺都不太適合我。”小李在大學本科所學的專業是漢語言文學,在求職的過程中,她一直感到比較迷茫,不知道自己適合怎樣的工作。目前,她在州城的一家小企業上班,任文秘一職。
她說,在大二的時候,班上就有一部分同學開始利用暑假實習了,那個時候她感到十分不理解,離畢業還早,何必浪費難得的假期時間去工作。但等到畢業后,小李才明白這些同學的良苦用心。“很多實習過的同學在畢業前就找準了自己未來的奮斗方向,并在學校開始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培養,所以后來找工作都比較順利。”小李說,有的學生實習過2次以上,通過實習就知道了哪些工作適合他、哪些工作他并不喜歡,并且還達到了自我鍛煉的目的,為找工作打下了基礎。因此,沒有任何實習經驗的小李感到頗為后悔,這讓她在求職過程中走了不少彎路。“短期的實習其實是一個‘探路’的過程,通過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大學生提前了解到什么是職場、什么是工作以及自己適合做什么、能做什么等這樣的問題。”恩施州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求職者的專業技能,更能豐富他們的工作經歷,從而提升其就業競爭能力。
該負責人分析,很多本科畢業生在尋找到第一份理想的工作前,往往都會用將短期的實習經驗來當做一塊好跳板,這讓他可以在畢業后擇業的困惑期,以此為依據來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更清晰地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,這是一種很好的職業規劃過程。
他建議,大學生在校期間首先可以對自己的喜好進行了解,并以此找到自己的職業傾向,確定幾個最感興趣也最適合自己的最佳職業發展方向,然后,利用暑假進入相關的工作平臺實習。就算1、2次的實習經驗沒能使自己找到理想中的職業,但卻實實在在的提升了自己職場競爭力,這對大學生未來的求職之路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。